晚潮|建军节的鸿雁
潮新闻客户端 孙炜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每逢“八一”节,总有人找母亲或我,给部队的儿子或丈夫写信,诉说家事,寄托相思。
那时没有电视,平常人家也记不得建军节是哪天,但是家里有人在部队当兵的,总是知道这一天,“八一”节是军人的节日,也是军人家属思念亲人的日子。
(资料图)
那一天,很多母亲或妻子(也有未婚妻),一大早就会来我家,要求母亲给她们在部队的儿子或妻子或未婚妻写信,母亲总是热情接待,帮助他们向在部队的亲人诉说家事,表达思念的亲情。
我那时刚刚初中毕业,她们都知道我这个“书呆子”也能写,写得还比母亲快。但是她们更愿意找母亲,因为她们都是女性,而且都是情感的“过来人”,这种心灵的相通,是心照不宣的,就不用言传,只要意会就是了。而我,一个少年男孩,还没有人生的经历,还不具有一位母亲、一位妻子或未婚妻的心理体验。但如果母亲刚好外出,不得已,她们也会将就着找我写信。
农村青年到部队当兵,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经过部队教育的青年,工作态度好,守纪律,觉悟高,明事理,复员后一般都被当地重用,或在乡村当干部,或被安排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因此,农村青年一穿上军装,很多做媒的就会上门来。当母亲的最关心儿子,希望能够早一点为儿子物色一位聪明、能干、美丽的姑娘。一般先自己“相”一下姑娘和其家庭,认为合适的就会写信给儿子,要求回家相亲;有的刚刚当兵,还不能回来,当母亲就会把姑娘的照片附在信里寄上,让儿子实施信上相亲,再把姑娘的名字和通讯地址告诉儿子,让他们自己通信联系。
作为妻子的,一般丈夫在部队已经当上了干部,但是还没有到能带妻子随军的级别,因此,夫妻长年不能生活在一起,只能在探亲假时享受“蜜月”。此时作为妻子,往往已经育有孩子,一面要劳动,一面要带孩子,丈夫又不在身边,其远离丈夫的感情煎熬和劳作的辛勤可想而知。母亲帮她们写的信就很长,因为我的父亲也长期在外地工作,她也承担着既要带两个孩子,又要在田间劳动的辛苦,因此和她们就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但是,我从她们的诉说中发现,那些中国军人的妻子真的不一样,尽管她们非常非常地累,尽管她们多么希望早日家人团聚,尽管她们渴望生活在丈夫的身边,但是她们希望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保家卫国,为幼小的孩子树立榜样。
那位来找母亲写信的姑娘在我家门外问:“书呆子,郑老师在家吗?”我跑出去告诉她母亲外出了,一时可能还不能回来。
因为我们是同村的,平时都认识,所以我请她进门,就问她找母亲有什么事,我可以提供帮助吗?姑娘犹豫了好一会,低着头,眼睛看着地上,祛生生地说:“书呆子,你能帮我写封信吗?”我说:“可以啊!你要写给谁,什么事?”她沉默了好一会,脸红到了脖子根,轻声地说:“你要为我保密。阿明当兵去了两个月了,我今天从他妈妈那里知道,他的部队在福建,我想写封信问他好不好。”哦,明白了,他们“藏”得好深,我这个“书呆子”此前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已经“对上象”了。
我当时正处弱冠之年,情窦初开,从《苦菜花》等情感小说中也知道了一些男女爱情的事,已经懂得她要向阿明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但是鉴于中国女性情感含蓄的特点,又不能直白地表达爱意,那就“曲线”表达吧!把一个“爱”字折开了。那封信,开头写成了一般的问候和向阿明了解部队生活,重点是用一个“梦境”说明了她对阿明的思念。信寄出不久,阿明就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而且阿明知道,姑娘的那封信,一定是“书呆子”代写的。通过这一封封信的传递,“书呆子”竟然无意中成为了“月老”。
今天,又是“八一”节,我想,有多少个母亲在想念她们的儿子,有多少个妻子在翘望着她们的丈夫,她们希望儿子或丈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当然,今非昔比,信息时代,母亲和妻子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和在军营的儿子或丈夫表达亲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