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养老”变“享老” 社区笑声少不了
临近傍晚,记者刚踏上老年食堂大门台阶,远远就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哈哈”的笑声。
(相关资料图)
马上到饭点,早有10多位老人坐在着等候。坐等开饭期间,大伙操着全国各地口音,聊得起劲。
这是近日记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金方街道朝阳后山社区的老年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见到的一幕。
朝阳后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朝阳后山社区居委会供图
趁着开饭的间隙,一位烫着时髦卷发的老人,主动与记者攀谈起来。
老人名叫廖承秀,年轻时从重庆来到安宁工作,今年已经85岁了,但看她精神矍铄的状态,没有人会相信她的年龄。
听到夸赞,廖承秀老人来了劲,顺势打趣道:“在这里吃饭越吃越年轻了。”
玩笑归玩笑,但在老年食堂就餐,老人开心是事实。
“两荤两素,味美价廉,还能有个伴,相互说说话。”廖承秀说出了在座老人的心里话。
朝阳后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办端午节活动。朝阳后山社区居委会供图
朝阳后山社区,是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钢)的家属区。上世纪50、60年代,很多像廖承秀一样不同民族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昆钢,投身到钢铁厂的各个生产线上。
随着时代发展,昆钢老厂区已停止生产,家属区也划归到地方。年轻人都往外走,留在社区的,大多是从昆钢退休下来的职工。
据朝阳后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志梅介绍,朝阳后山社区共有7352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82%,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
如何让他们安度晚年?
李志梅介绍,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朝阳后山社区在社区办公场所附近开办了老年食堂、康复中心,通过改善社区民生,让各族老年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安心“享老”。
这还不算,面对辖区生活困难的群众,社区又利用辖区党员“双报到、双服务”的机制便利,常态化收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形成党员认领为主的“圆梦模式”,促进辖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
朝阳后山社区康复中心内景。朝阳后山社区居委会供图
从“微心愿”到圆梦,具体如何开展?
不久前,辖区53岁的困难群众高美莲到社区登记了自己的“微心愿”——想要一个电磁炉。
高美莲身患心脏病,几年前又因中风住过院,家中独子又在昆明打工,平时一人独居。高美莲在社区写下“微心愿”后,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登记、整理,社区一个小组的老党员马万源主动认领,不久后就将电磁炉送到了高美莲家中。
“平时大节小节,社区干部都会到家中慰问。”社区了却了自己的“微心愿”,想到平时社区干部对自己的照顾,高美莲止不住流下了热泪。
“平时主动关怀,一点物资、一点问候,虽然微不足道,但希望通过这些点滴关爱,让辖区老年人和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李志梅说。
高美莲的圆梦过程,不过是朝阳后山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截至目前,朝阳后山社区已为30余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申请了临时救助、城市低保、住房补贴等救济;共投资320余万元建成民族爱心家园,完成42户各族特困群众的安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