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德堂:泰宁城关最早明代建筑
世德堂建筑群俯瞰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厅的梁架
宽敞透亮的天井
每提及泰宁县,人们就会想到那座名重天下的尚书第,而仅一街之隔的世德堂建筑群却鲜有人游。“世德”一词解释为“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出自《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郑玄笺:“以其世世积德,庶为终成其大功。”
世德堂建筑群位于泰宁城关进士街,修建时间比尚书第更为久远,其南端是明末名宦江日彩的宅第。进士街南北走向,根据江日彩进士第而命名,长约190米,宽7米,与九举巷相距约200米,方向基本相同,与三尺巷相连;北与尚书街相连,隔街与戴家巷相连,并可直达状元新街;向南,可直接到达昼锦门及码头。
世德堂建筑群坐西朝东,布局为一列五幢,占地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具有明代早、中、晚期的建筑特色,同时还存有为人津津乐道的趣谈。世德堂本属城关邹氏家族产业,而邹氏乃泰宁南宋状元邹应龙的后裔。据传当时邹氏先祖告诫后代,不论后世家道如何中落,哪怕是缺衣少食,都不能变卖祖屋。如果实在撑不下去,就先把祖厅上的匾额卖了。祖宅传至一名名叫邹国孩的手上,此时家境已然潦倒,他就想,匾额能卖几个钱,于是将匾与祖宅一同卖给了一名名叫陈宜安的人。陈宜安将世德堂买下后,曾叫邹国孩把匾额搬走。邹国孩却说,房子都没了,还要那匾额干什么?陈宜安心想:我买的是房子,还挂你邹家的匾干什么?于是想把匾额卸下来。刚卸一半,只见金灿灿的金子哗啦啦地往下掉!聚起来一数,竟然比买宅子的本金还多出来两倍!而此刻的邹国孩惊愕之余,就只有懊悔的份了,悔不该不听从祖宗的教诲。
从南向北观览,世德堂第一幢大门与大厅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迎面而来的是一堵木质影壁。第二幢是世德堂的主体建筑,木质匾额“世德堂”和石刻匾额“诗礼庭训”均在此幢,前后厅用风火墙隔开,主厅的梁架结构是典型的穿斗抬梁混合风格。第三幢建筑面积较小,前后厅相连,厅前皆有天井。有资料认为,其建筑风格保留宋元成分较前两幢更多,门脸也比较特别,砖雕墀头山墙,竹条编制的次间门脸隔墙在建筑群中仅见。
第四、第五幢曾遭遇火灾,现已整修完毕。其中第四幢布局与第二幢类似,中间有风火墙隔开,其前厅焚毁而保留了后厅。前四幢大门朝东开,第五幢则朝北开(即开在尚书街与进士街交会的何道闵水井处),布局为二进三落,侧门门厅与风火墙之间的东西向,分二段木构二层粮仓,是整个古城中独具粮仓功用的建筑。
建筑群布局以天井、厅面为中心,门扉均朝向天井和堂面,人们起居沿厅堂而展开,甬道连接各门洞,成为出入院落、厅堂的主通道。主门楼连接的游廊,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处于一进首要位置的礼仪堂,是迎接贵客、寒暄以及迎接重要文书和捷报的地方。宽阔舒展的后堂,是家庭成员拉家常的空间。这些空间布局体现了严格遵循传统建筑及生活习俗的礼则。
泰宁位于武夷山脉中段支脉杉岭东南方向,盛产杉木。上乘杉木亦塑造出世德堂建筑群大游廊、广厅面、粗柱身、高天井的建筑特点。第二幢门楼内有石刻“诗礼庭训”四字门额,落款为明嘉靖年间著名学者、书画家周天求,因而证明世德堂第二幢是泰宁城关最早的明代建筑。高大的廊轩、杉木作梁枋、简洁敦厚的童柱、覆盆样式柱础,处处显见明代木构建筑的古朴神韵。
以粗犷的万字号和寿花组成的砖雕门楼、旷阔厅面,大型前天井,窄小长廊庑,宽阔仪仗厅,厚重内隔墙,高举架后堂……而正坐在太师壁面前,朝天穹看去,山墙上连亘着宋式长翅官帽脊。世德堂建筑群的主要结构含有传统“法式”制式,又有自身独到之处,工匠们创新出适合泰宁山城生活的民居构筑物,因此在空间尺度、建筑结构、使用功能、注重礼制、注重实用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特色风格。
泰宁传统建筑最具营造智慧结构当数象鼻栱,集灵巧与美观于一体。其作用一是用来承重,再是起装饰作用,另则增加建筑空间内秩序美感。栱的形态特点为粗壮有力,有长短之分,一种非常特别的栱形如象鼻,用于柱子的内外两侧,在全国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当地工匠一说象鼻栱为“祥”与“象”两字吐字相近,寓意祥和,而风水观念中也有“水生财”一说,象鼻擅吸水,故可被赋予招财、聚财之吉象。(李登帅 缪远 文/图)
关键词: